五位一体

2022.11.01

知识点

  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 民生的定位

      1.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
      2.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2. 要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1. 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前提,离开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就会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改善民生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3. 同时,抓民生就是在抓发展。
      4. 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统一。
    3.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

      2.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人民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3.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4.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

      5.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长寿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腿姐说

        第三次分配有利于共同富裕,体现公平。第三次分配有别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主要由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但注意,第三次分配并不是时间意义上只能出现在第一二次分配之后的。

    4.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5. 社会治理的意义: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洽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6. 社会治理格局: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7. 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8. 社会治理的措施:

      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完善觉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② 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③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④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⑤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城乡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落实到城乡社区。

  5. 建设美丽中国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1. 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2. 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
      3. 第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 第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5. 第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6. 第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2.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举措:

      1. 第一,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2. 第二,全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
      3. 第三,深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4. 第四,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5. 第五,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3. 一些重要的关键词(keywords )整理:

    4.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

    5.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发展方式生活方式问题。

    6. 生态文明的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 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9.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